• 回到顶部
  • 17719400150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宣城七旬老人搞起了“无土蔬菜”栽培!宣城首个植物工厂

你见过无土蔬菜栽培没?

是不是觉得很稀奇?

宣城就有个70岁的老人,

搞起了无土蔬菜栽培

很快第一批蔬菜就要成熟了,

跟着记者去看看——

走进余锡寿位于宣州区桥头街靖庙村的“植物工厂”,

记者眼前一亮!

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03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17

只见一个个高约2米直径在1米左右的白色泡沫柱子上长满蔬菜,柱子没有土,内部还是空心的。柱子的一面栽着108颗菜苗,4个面共计432颗,一年平均可收10次。哇~在这个占地半平米不到的柱子上一年竟可以长出一千斤左右的蔬菜!厉害了~~

这便是余锡寿老人的“植物工厂”,也是宣城市内首个“植物工厂”!

 

说干就干!建起自己的“植物工厂”

 

  什么是“植物工厂”?就是对植物生产进行资金、技术、知识密集性投入,创造植物生产最佳环境,创新植物生产模式,达到高产、高质、高效和可持续生产系统。

 

  余锡寿对植物工厂的研究、设计、建设已有15年,之前在北京、南京等地的农科所从事“植物工厂”的相关工作。回到老家宣城后,余锡寿也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“植物工厂”。说干就干,余锡寿拿出一部分积蓄,在亲人朋友的支持下10月底便开始建设大棚、铺设管道。在“植物工厂”多种形式中,余锡寿选择了较为节省土地且最实惠的方柱式。11月8日,在第一个柱子上种起了油麦菜,之后,又陆续在其他柱子上种植了小白菜、洋甘菊、金线莲等,大棚里20个方柱已有15个都种上了满满的作物。

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37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23

 

 

再也不打麻将了!志愿者天天来帮忙

 

  没有土壤,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从何而来呢?在大棚的正中央,铺设了地下管道,连接着外面的营养液池,同时,分支的管道通向各个柱体的顶端,管道的末端连接着一个雾化的喷头,可以将管道内的营养液雾化,喷洒至柱体的内部,植物的根部便在柱体内,雾化更有利于植物根部直接吸收营养。此外,多余的营养液还能够通过管道回流到营养液池,节约资源。

 

  这会,“植物工厂”的志愿者黄水金正忙着检查这些雾化喷头,将黄叶子清理掉。黄水金一边忙活一边跟记者聊起来。“菜苗子的根一定要洗干净,没有泥土才更好吸收营养,洗好后就用小海绵把根包起来,塞到柱子上的洞里,这样喷头释放营养液时根部就能吸收了,喷头也要随时检查,防止堵塞坏掉。”黄水金以前退休后没事就打打麻将,偶然得知余锡寿的“植物工厂”后,便过来帮忙,麻将也不打了。

  话音刚落,大棚里便想起一阵滋滋滋的震动声,原来是雾化喷头开始工作了,白天每隔20分钟喷头喷洒20秒,晚上则调整为30或50分钟喷洒一次,这些喷洒的营养液都是余锡寿亲自配置,自动化、智能化的喷洒系统也节省了人工。

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44微信图片_20200224090350

 

 

办培训班!向农民普及推广新科技

 

  余锡寿走到一个种青菜的柱子旁,打开柱子另一面,只见里面密密麻麻满是细长的根,长势旺盛。他说:“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,不同的气候和温度条件下所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,所以我会根据情况配置营养液。此外,在供水管道上还安装了强磁处理器,能够产生磁力线,通过管道能使液体里细菌细胞壁破裂,达到杀菌效果,在柱子上种植的香草也能起到物理杀菌的效果,可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。”

  如今,“植物工厂”里通过雾培技术、物理杀菌等各种精准化的方式使各类作物健康地生长着,余锡寿建设“植物工厂”的第一个心愿完成了。可他并不满足,他希望这种植无公害、无化肥、零添加的蔬菜技术能够向更多农民普及,为他们寻求一条新的出路。又是说干就干!余锡寿开始和当地政府对接,计划开设培训班。他说:“相对传统耕作模式的农业,‘植物工厂’智能化的耕作方式既节省人力,又充分利用了资源。我的‘植物工厂’偏向小型化,造价较低,且生产出无公害又健康的蔬菜更受欢迎。希望能够带动大家一起去做。”

  再过几天,“植物工厂”里的第一批蔬菜就要成熟了,余锡寿高兴的邀请道:“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来尝尝新味道!”。

 

2020年2月24日
浏览量:0
收藏